女性读书会的价值(1)

饶许在其田调中整理出从1960年代到现今、那些年轻女性在读书会中找到价值的三个方式。此种对谈鼓励年轻女性为了崇高的理想(持续的奋斗)而活,藉由虔诚来进步,并向「作为角色典范的学姊们(ablalar)」寻求资源。从那些年轻女性本身的发言中,我们发现每一位都值得简短的关注。古伦一直以来都强调给予女性和男性一样的高等教育。饶许所访问的一位女性如此评论道:

当我阅读古伦关于教育的教导时,觉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,因为我真得相信知识的力量。古伦对于先知穆罕默德(愿平安降临予他)所接受的第一段启示有极其独特的阐释,也给予我全新的观感。那段启示一开头就说:「你奉那造物的养主的名诵读吧!」(译按:古兰经96:1)古伦强调─这道来自真主的命令在现今是极具意义的,它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。接触到古伦的思想后,我比以前更加埋首书海,并以进入医学院为目标,以将这个概念应用到我的生活中。[1]

当然,不是所有受大老师启发的女性都以成为医学博士为目标。其他女性在更直接的志服或对话活动中找到角色。但为「更高的理想」而活的想法始终如一。另一位年轻女性说:

和拥有相同价值的人们一起涉入这些(服务)活动,令我的生命变得更好,因那会令我觉得我是一件重大、重要之事中的一份子,而且大家互相动员,彼此帮助,以维持我们的信仰与动力…(我们的目标很少是)一人工作,(所以)这是一个让几组手、脚及脑力可以灵活操作的地方。[2]

简言之,女性为了友谊而参加读书会:以培养相互间的责任,并彼此打气以获致成功。 其中一位参与者跟饶许分享,她以一个令人惊叹的隐喻,来描述读书会、及其更广范地参加志服团对她的意义为何。读书会启发她要像一个「有洞的桶子」,她说。当饶许接着问她此意象的意涵时,那女人解释道:「水在坚固的桶子里会停滞发臭,甚至被污染。但有洞的桶子必须一直被装满。如同流入河中的水,有洞的桶子给予生命与流动。」[3]该团体的另一位女性对此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,她引用古伦最喜欢的一个悖论:「日常生活是持续的奋斗。我们相信人类甚至有比天使更好的能力,但同时又会比恶魔更堕落。真主给我们能力区分善恶,让我们自由选择…让每天不同(如有洞的桶子)意谓着试图改善精神性。」[4]这并非强调精神性的改善须以牺牲世俗进步为代价。事实上,这两者彼此相属。对这些女性而言,进步是透过虔诚而发生的,而非虔诚是进步的阻碍。那是古伦所重复强调的重点。


[1] 同注6,p.619。

[2] 同注6,p.620。

[3] 同注6,p.621。

[4] 同注6,p.62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