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理心与眼泪

第三章:则关注1970年代时志服运动在整个爱琴海地区的成长。

该章尤其着眼于古伦的布道;当古伦讲道时,整个清真寺人山人海,所有听众与他一同掉泪。此种哭泣反映许多事。但它点出古伦是如何唤醒人们对苦难的深刻感知─即同理心。这些苦难对某些人来说无疑是固有难变的;土耳其依旧给予虔诚的穆斯林足够的理由呻吟。

但当古伦在这几十年间大受欢迎时,相对于去将目光转向自身并建立对己有利的权力基础,古伦反而逐渐向外推展同理心─凭借向他人的服务。他教导年轻人(尤其是那些拥向他听其布道的人)要有动机地活着;当时的意识型态集团和军方受到冷战二元对抗论的驱策,经常要求年轻人捐躯以遂其目的。

古伦及其追随者藉由拥抱对媒体与现化科技的创造性运用,并在前十年设立机构与扩展志服团网络,以推动实践式同理心。人们将古伦的讲道录音、广传。而作为政府所指派的布道家,这十年间他在爱琴海地区各地对广大的群众讲道。但其所传递的讯息始终将焦点(与资源)从其自身转向追求智识、实践伊斯兰、以及减轻苦难。

简言之,志服运动是在对苦难感同身受的人们之间、在愿意放弃短暂欢愉以求长期个人与社会福祉的人们之间发展。当压迫益烈,实践式同理心便越能流传。然而这段十年期再度因另一次军事政变、古伦被警察短暂拘禁而告终。